广州达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深圳蚕宝贝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4000-135-610
内页大图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多地出台残疾人就业安置退税新政 助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多地出台残疾人就业安置退税新政 助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近日,全国多个省市相继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残疾人就业安置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明确将通过加大退税力度、简化申报流程等措施,鼓励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这一政策被视为落实《残疾人保障法》和《“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的重要实践,旨在通过经济杠杆推动社会公平就业,同时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形成多方共赢格局。



政策核心分档退税与资格门槛双优化 根据新规,企业聘用残疾人职工并缴纳社会保险满6个月后,可按实际安置人数享受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的阶梯式退税。具体标准分为三档 1. 安置比例达在职职工总数1.5%的基准线,可申请增值税即征即退,退税额为每人每年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6倍; 2. 安置比例超1.5%不足3%的,企业所得税减免额度上浮20%; 3. 安置比例达3%以上的企业,除税收优惠外,还可优先获得政府采购项目倾斜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新政首次将劳务派遣、灵活用工等新型就业形式纳入认定范围,并允许跨地区集团企业合并计算残疾人职工比例,进一步扩大政策覆盖面。



技术赋能数字化申报缩短兑现周期 为提升政策落地效率,税务部门同步上线“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一键申报系统”。企业通过平台上传残疾人证编号、社保缴纳记录及劳动合同后,系统可自动核验数据真实性,审核周期从原先的30个工作日压缩至10日内。 某制造业企业负责人表示“过去申请退税需提交十几份纸质材料,如今全程线上办理,预计今年可多获得退税款约50万元,这部分资金将用于改造无障碍设施和岗位培训。”



社会效应就业率提升与技能培训并进 残联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城镇残疾人新增就业人数同比增长12%,其中约35%集中于电商客服、数据标注、手工艺品制作等适配性岗位。新政特别规定,企业用于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支出,可按150%比例在税前加计扣除。 某中部省份税务部门负责人介绍,政策实施后,辖区内有1800余家企业新增残疾人岗位超4000个,同时带动职业培训机构开发20余门定向课程,涵盖人工智能基础操作、新媒体运营等领域。



争议与应对防“虚假用工”成监管重点 尽管政策广受认可,但个别地区曾出现企业“挂靠残疾证”“虚构用工合同”等违规现象。对此,新版政策明确建立跨部门信息比对机制,要求人社、残联、税务三方每月同步更新残疾人就业状态数据。 此外,企业若被查实通过虚假安置骗取退税,除追回款项外,还将被列入信用黑名单,三年内不得申请任何就业补贴。多地已开展专项稽查行动,重点核查高退税额度企业的用工真实性。



国际经验借鉴长效激励成下一步方向 参考欧盟“就业配额制”和日本“特殊雇用补助金”等制度,国内专家建议进一步探索政策优化空间。例如,对长期稳定雇佣残疾人员工的企业,可提供额外奖励;对开发无障碍技术、改造生产线的成本给予专项补贴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部专家指出“残疾人就业帮扶需从短期退税向长效机制过渡,未来可考虑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与融资授信、市场准入等挂钩,形成系统性激励。”



地方实践案例区域协作破解匹配难题 在长三角地区,上海、杭州、合肥等城市联合搭建“残疾人岗位需求库”,利用大数据分析企业用工需求与残疾人技能特点,实现精准推送。例如,某新能源汽车企业因生产线改造需招聘20名上肢灵活的残疾人员工,平台一周内即匹配到符合条件的求职者。 广东省则试点“退税资金定向流转”模式,要求企业将30%的退税款用于改善残疾人职工福利或捐赠助残公益项目,确保政策红利切实传导至目标群体。



展望2025年或实现全国政策统一 目前,各省市退税比例、认定标准仍存在差异。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家层面正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管理办法,计划于2025年前完成立法程序。新框架或将明确“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适度提高补贴基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延长政策优惠期”等差异化条款,兼顾公平与效率。


随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残疾人就业正从“社会救助”向“价值共创”转型。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同时保障残疾人职业尊严,将成为下一阶段改革的重点命题。


客服号 13826090699
客服号 13826090699
快手号3518078146
快手号3518078146
抖音号 53748735271
抖音号 53748735271

广州数据中心:广州市天河区岑村商务综合楼322.323

深圳运营地址:深圳市福海街道彤鑫科技大厦B栋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