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达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深圳蚕宝贝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4000-135-610
内页大图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多地出台残疾人就业退税新政 释放政策红利助力社会融合
多地出台残疾人就业退税新政 释放政策红利助力社会融合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残疾人权益保障关注度的提升,我国多省市相继推出针对企业雇佣残疾人的退税激励政策,通过税收杠杆调动企业积极性,推动残疾人就业市场持续扩容。这一政策不仅为企业减负增效,更为残疾人群体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开辟了新路径。


政策背景优化税收机制破解就业难题 据统计,我国现有约8500万残疾人,就业率长期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为破解残疾人就业结构性矛盾,财政部联合人社部于2022年修订《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各地完善企业雇佣残疾人的税收优惠体系。2023年以来,已有超过20个省级行政区出台实施细则,将退税比例与企业雇佣残疾人员工数量、薪资水平直接挂钩。以东部某经济大省为例,企业每雇佣一名残疾人且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年度最高可享受增值税、所得税综合退税5万元。


政策亮点精准施策构建长效机制 新政突破传统补贴模式,建立"阶梯式"退税标准雇佣残疾人员工占在职职工总数1.5%以上的企业,可享受基础退税;比例超过2.5%的企业,额外获得20%退税奖励;若企业设立专属岗位或无障碍工作环境,还可叠加最高15%的专项退税。税务部门同步上线"智慧助残退税系统",企业通过电子税务局提交残疾人证、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证明等材料后,10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审核。


实施效果企业社会效益双提升 政策实施首年成效显著。某中部省份2023年数据显示,全省新增残疾人就业岗位3.2万个,较政策实施前增长47%;参与企业累计获得退税12.6亿元,其中制造业企业占比达58%。值得关注的是,零售、IT等新兴行业雇佣量同比激增120%,显示政策正推动残疾人就业结构向技术型岗位转型。某上市制造企业负责人表示"退税政策不仅降低用工成本,更帮助我们在ESG(环境、社会、治理)评级中获得加分,形成品牌美誉度与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监管创新数字化手段保障政策落地 为防止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各地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动态监管机制。残疾人联合会定期更新就业信息数据库,税务部门通过大数据比对劳动合同、个税缴纳与社保记录;人社部门每季度开展实地抽查,重点核查"挂靠用工""虚假就业"等违规行为。2023年全国范围内查处违规申领案例23起,追回退税款超800万元,确保政策红利精准惠及真正用工企业。


社会影响构建包容性发展新范式 专家指出,残疾人就业退税政策正在重塑社会认知。某公益组织调研显示,73%的受访企业认为该政策"显著改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68%的残疾人员工反馈"职场环境包容性明显提升"。更深远的影响体现在经济生态层面北京某科技园区因集中入驻多家享受退税政策的企业,已自发形成无障碍通勤班车、手语培训服务等配套体系,催生出新型助残服务产业链。


未来展望政策体系持续完善 据权威部门透露,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三方面改革一是扩大政策覆盖面,研究将新经济形态下的灵活就业纳入退税范围;二是建立跨区域税收优惠衔接机制,解决集团型企业多地用工的核算难题;三是开发残疾人职业技能与岗位需求的智能匹配平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强调"要通过政策迭代,把残疾人就业从'社会责任'转化为'发展机遇',实现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的有机统一。"


结语 残疾人就业退税政策的全面推进,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向精准化、市场化方向迈出关键一步。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越来越多企业正在发现给予残疾人平等就业机会,不仅能获得税收优惠,更能收获人才红利、激发创新动能,最终绘就共同富裕背景下多方共赢的发展图景。


客服号 13826090699
客服号 13826090699
快手号3518078146
快手号3518078146
抖音号 53748735271
抖音号 53748735271

广州数据中心:广州市天河区岑村商务综合楼322.323

深圳运营地址:深圳市福海街道彤鑫科技大厦B栋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