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数据中心:广州市天河区岑村商务综合楼322.323
深圳运营地址:深圳市福海街道彤鑫科技大厦B栋506
近年来,我国持续优化残疾人就业保障政策,通过税收优惠措施鼓励企业积极安置残疾人就业。残疾人就业安置退税政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社会公平,也为企业减负提供了实际支持。本文将从政策背景、退税条件、计算方式及操作流程等方面,全面解析残疾人就业安置退税的具体实施规则。
一、政策背景与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及《残疾人就业条例》相关规定,用人单位需按照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标的需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简称“残保金”)。为激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超额安置残疾人员工的企业,国家给予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的退税优惠。2023年,财政部联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更好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了退税政策的执行细则。
二、退税适用条件 企业申请残疾人就业安置退税需满足以下条件 1. 安置比例达标用人单位实际安置残疾人员工占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5%(部分省份根据经济情况调整至1.2%)。 2. 劳动合同规范需与残疾人员工签订一年以上(含一年)的正式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 3. 工资待遇合规支付给残疾人的实际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且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 4. 岗位适配性残疾人员工实际从事的工作与其身体条件相适应,不得以挂靠形式虚报岗位。
三、退税金额计算方法 退税额度主要与企业安置残疾人的数量、当地平均工资及适用税种相关,具体计算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 增值税即征即退 - 适用对象提供劳务或生产销售货物、服务的纳税人。 - 计算公式 每位残疾人员工每月可退税额 = 当地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月最低工资标准 × 安置残疾人数 × 退税系数(通常为当地最低工资的4倍,具体以地方政策为准)。 - 案例说明假设某企业安置5名残疾人,当地月最低工资为2000元,退税系数为4倍,则年度增值税退税额为2000元/人×5人×4×12月=48万元。
2. 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 - 适用规则企业支付给残疾职工的工资,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100%加计扣除。 - 计算公式 加计扣除额 = 残疾职工年度工资总额 × 100%。 例如,某企业全年支付残疾职工工资总额为60万元,则可在税前扣除120万元,直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特殊政策叠加部分经济特区和重点扶持行业可享受更高比例的退税优惠,具体需参照地方性文件。
四、申报流程与材料清单 企业申请退税需按以下步骤操作 1. 备案登记向当地残疾人联合会提交残疾人就业信息,取得《残疾人就业情况审核确认书》。 2. 税务申报在电子税务局或办税服务厅提交《退(抵)税申请表》,并附以下材料 - 残疾职工身份证、残疾人证复印件; - 劳动合同及社保缴纳证明; - 工资发放银行流水凭证; - 企业职工名册及残疾人岗位说明。 3. 审核与退税税务部门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符合条件的退税款直接划转至企业账户。
五、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1. 跨地区安置如何计算? 残疾人员工的实际工作地点需与企业税务登记地一致,否则需按分支机构单独申报。 2. 临时用工是否纳入统计? 季节性、项目制用工若符合劳动合同和社保要求,可计入安置比例,但需提供完整考勤记录。 3. 政策执行差异 各省市对最低工资标准、退税系数的规定可能存在差异,企业需以当地人社部门公示数据为准。
六、政策意义与社会影响 残疾人就业安置退税政策通过经济杠杆作用,有效调动了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据2022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超60万家企业通过该政策享受税收减免,带动新增残疾人就业岗位逾120万个。这一政策不仅缓解了残疾人群体就业难题,也为企业降低了用工成本,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未来,随着《“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的推进,政策覆盖面有望进一步扩大,退税比例和审核效率也将持续优化,为残疾人就业创造更加包容的社会环境。
(全文完)
广州数据中心:广州市天河区岑村商务综合楼322.323
深圳运营地址:深圳市福海街道彤鑫科技大厦B栋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