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达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深圳蚕宝贝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4000-135-610
内页大图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多地出台退税新政力促残疾人就业 政策红利助推社会融合
多地出台退税新政力促残疾人就业 政策红利助推社会融合

近日,财政部联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2025年度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减免工作指引》,全国31个省(区、市)相继推出差异化退税奖励机制。通过税收杠杆引导企业开发适配岗位,该政策实施首季度已惠及超2.4万家用人单位,带动新增残疾人就业岗位3.7万个,标志着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体系进入精细化运作新阶段。


政策创新分层退税激活企业积极性 新版政策突破传统定额补贴模式,建立就业人数与退税比例动态关联机制。企业每安置1名持有《残疾人证》或《伤残军人证》的职工,可按照当地社平工资的150%-300%核算退税基数。其中,对安置精神、智力残疾人的企业额外增加20%退税系数,对开发远程办公、灵活就业等新型岗位的企业实施5%的激励性退税。人社部门数据显示,该机制使制造企业的用工成本平均降低12%,服务业企业降低8.6%。


技术赋能数字化平台提升服务效能 全国残疾人就业服务网已上线"退税计算器2.0"系统,企业输入职工残疾类别、劳动合同期限等12项参数后,可实时生成个性化退税方案。该平台同步接入电子税务局,实现资格认证、退税申请、资金拨付全流程线上办理。截至5月底,已有89%的申请企业通过"无纸化通道"完成业务办理,平均办理周期从原14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


岗位适配定向培训破解结构性矛盾 针对残疾人技能与企业需求错配问题,各地残联联合职业院校建立"订单式"培养体系。浙江省开展的智能制造设备操作培训项目中,参训残疾人获得证书后就业率达92%;广东省开发的直播电商实训课程,已帮助137名残疾人实现居家就业。值得关注的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提供的岗位数量同比增长45%,显示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变化。


监管升级动态核查确保政策落地 税务机关建立"信用+风险"监管模型,对享受政策企业开展季度扫描。通过比对社会保险参保数据、个税申报记录和退税金额,系统自动识别异常波动。北京市近期公布的典型案例显示,某企业因虚报残疾人就业信息被追回违规退税42万元,并纳入税收信用黑名单管理。专家指出,智慧监管既维护了政策严肃性,又保护了守法企业的合法权益。


社会效应多方共赢格局逐步形成 政策实施带来的不仅是经济账,更有社会效益的显著提升。第三方评估报告显示,参与企业员工包容度指数平均提升23个百分点,残疾人职工离职率同比下降18%。在江苏省某制造企业,手语翻译机器人等辅助设备的引入,使听障员工生产效率达到普通员工的98%。这种融合式工作环境建设,正在重塑社会对残疾人职业能力的认知。


国际比较中国方案获广泛关注 相比欧盟国家普遍采用强制配额制度,我国"经济激励为主、行政规制为辅"的模式展现出独特优势。世界银行最新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残疾人就业率在过去五年间从43%提升至52%,远超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特别是将退税政策与职业技能培训深度绑定的做法,为新兴经济体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的持续推进,预计到2025年末,政策覆盖面将扩展至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退税资金池规模有望突破120亿元。这种以税收政策撬动社会力量参与的创新机制,正在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的新格局,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客服号 13826090699
客服号 13826090699
快手号3518078146
快手号3518078146
抖音号 53748735271
抖音号 53748735271

广州数据中心:广州市天河区岑村商务综合楼322.323

深圳运营地址:深圳市福海街道彤鑫科技大厦B栋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