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达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深圳蚕宝贝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4000-135-610
内页大图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政策红利助推残疾人就业——多地落实残疾人就业退税政策成效显著
政策红利助推残疾人就业——多地落实残疾人就业退税政策成效显著


一、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为全面落实《"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进一步推动残疾人高质量就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多部门于2022年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 优化残疾人就业环境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政策,鼓励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其中,针对企业雇佣残疾人达到一定比例后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等政策,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根据政策规定,企业与残疾人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后,可按实际雇佣人数享受每人每年不低于6000元的增值税退税额度;若企业残疾人用工比例超过1.5%,还可叠加享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按残疾人工资200%加计扣除的优惠。多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政策,例如北京市对科技研发类企业增设额外补贴,广东省则将退税额度与残疾人技能等级挂钩。


二、政策落地成效逐步显现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全国已有超过12万家企事业单位申请残疾人就业退税,累计退税金额达8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4%。政策拉动效应显著残疾人新增就业岗位28万个,其中互联网客服、数据分析、文创设计等新兴领域占比提升至41%,反映出就业结构向技能型岗位转型的趋势。


在制造业密集的长三角地区,某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组建残疾人技术团队,成功将生产线自动化调试效率提升15%,企业负责人表示"退税政策不仅降低了用工成本,更帮助企业发掘了特殊人才的价值。"而在西部地区,某电商企业依托退税资金,为残疾人员工开发无障碍办公系统,员工留存率从60%提高至92%。


三、企业响应与创新实践 政策激励下,企业积极探索多元化雇佣模式。部分企业采用"集中就业+居家办公"结合的方式,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灵活岗位;另一些企业联合职业培训机构开设定向技能课程,帮助残疾人适配高附加值岗位。例如,上海市某信息科技公司通过"AI标注师"培训项目,使200余名听力障碍员工实现人均月收入超8000元。


此外,多地建立残疾人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动态匹配企业需求与残疾人就业意向。浙江省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视障群体在音频内容审核、心理咨询等领域的就业成功率高达79%,相关岗位数量在政策实施后增长3倍。


四、监管机制保障政策精准落地 为防止政策滥用,税务部门联合残联建立"双向核查"机制一方面通过社保缴纳记录、工资流水等数据核验企业申报真实性;另一方面依托残疾人证电子化系统,实时追踪就业状态。2023年上半年,全国共查处虚假申报案件43起,追回违规退税资金1200万元,确保政策红利惠及实际用工主体。


部分地区还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从就业质量、职业发展等维度对政策效果进行跟踪。江苏省评估报告显示,享受退税政策的企业中,85%为残疾人员工提供定期技能培训,员工晋升率较普通岗位高出12个百分点。


五、未来方向与公众期待 下一步,相关部门计划将政策覆盖面扩展至小微企业和新业态平台,并探索跨区域税收分成机制,鼓励经济发达地区与中西部省份协作开发远程就业岗位。同时,针对精神、智力类残疾人就业难题,拟试点"庇护性就业"税收优惠模式,由企业提供专项岗位并享受更高比例退税。


专家指出,残疾人就业退税政策不仅是经济手段,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通过持续优化政策设计、强化执行监督,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残疾人就业率突破60%的目标,推动共同富裕迈出实质性步伐。


(全文完)


客服号 13826090699
客服号 13826090699
快手号3518078146
快手号3518078146
抖音号 53748735271
抖音号 53748735271

广州数据中心:广州市天河区岑村商务综合楼322.323

深圳运营地址:深圳市福海街道彤鑫科技大厦B栋506